奋进强国路 阔步新征程·喜讯捎给|石家庄市国际生物医药园:聚集创新要素,引来87个项目
厂区绿化工程有序推进,行政办公楼、质检研发楼主体工程进入收尾阶段……日前,记者走进位于石家庄市国际生物医药园的绿叶嘉奥制药石家庄有限公司,随处可见忙碌的施工场景。
“我们厂区可以说一天一个样,就拿脚下的这条柏油路来说,这么快就铺上沥青了。”公司行政与政府事务部经理崔苏楠说,从项目立项到生产试运行,再到整个厂区主体工程全部完工,每一步都比预定时间早不少。
提前,再提前。在石家庄市国际生物医药园,记者感受最深的就是,园区和企业工作人员那股只争朝夕的干劲儿。
2023年5月,习在考察石家庄市国际生物医药园规划展馆时强调,要加强基础研究和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把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命脉牢牢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
“要落实好的嘱托,就必须创新管理机制,提升服务水平,把国内好的生物医药项目吸引过来。”生物医药园管委会副主任张志才说。
从绿叶制药集团烟台总部被委派到这里,王超在石家庄工作了近两年时间。在此期间,园区为项目管理团队提供了免费办公场地。
“我们吃饭都是在生物医药园的食堂。”王超说,更重要的是,园区成立了项目协调服务专班,有专人来对接大小事宜,遇到问题第一时间解决。
在位于绿叶嘉奥厂房三楼的微球制备车间,记者看到,崭新的自动化生产设备已经就位,几名技术人员正在调试。
“这条微球自动化生产线将用于生产金悠平、kaiyun瑞可妥两款新药。”王超介绍,生产线是按照国际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标准设计建设,应用了全密闭系统及先进隔离技术,可年产200万支,未来将供应全球市场。
和王超一样,体会到园区良好营商环境的,还有北京铭研医药研究有限公司CEO何小炳。
北京铭研主要从事创新药研发,是一家国家级科技型中小企业。去年12月,在深入调研考察后,何小炳决定将公司生产基地放在这里。
“从完成签约到厂房‘六通一平’,仅用了两三个月。”何小炳说,而且,企业提的意见建议,园区都做到真采纳、线日航拍的位于石家庄市国际生物医药园的绿叶嘉奥制药石家庄有限公司。河北日报记者 李佳泽摄
生物医药产业科技研发周期长、投入大,特别是对中小企业而言,缺钱、缺设备,是普遍面临的难题。

新闻投诉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邮箱:河北日报广告热线(刊登声明)燕赵都市报广告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