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iyun「中国大陆」开云官方网站

开云 产品展示
咨询热线:

13360305115

联系我们CONTACT

开云官方网站
邮箱:youweb@fanghangarden.com
手机:0757-82535765
电话:13360305115
地址:佛山市禅城区南庄镇罗南运动场 综合楼一楼101(12)室(住所 申报)

开云百科

当前位置: 主页 > 开云资讯 > 开云百科

《德州市全域科学绿化总体规划(开云集团2023—2027年)》 政策例行吹风会

发布时间:2024-04-29 10:41 点击量:

  市自然资源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张群威,市林业事业发展中心主任冶秋丽,市林业事业发展中心副主任赵海洲

  近日,《德州市全域科学绿化总体规划(2023—2027年)》(以下简称《规划》)正式获批实施。今天,我们邀请市自然资源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张群威先生,市林业事业发展中心主任冶秋丽女士,市林业事业发展中心副主任赵海洲先生出席,向大家介绍《规划》的相关内容,并回答记者提问。

  大家好!《德州市全域科学绿化总体规划(2023—2027年)》于2024年3月1日正式获批实施。下面,我介绍一下有关情况。

  一、《规划》编制背景。2021年5月18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科学绿化的指导意见》,对科学绿化进行了系统谋划,指出要科学编制绿化相关规划、合理安排绿化用地、合理利用水资源、科学选择绿化树种草种、规范开展绿化设计施工、科学推进重点区域植被恢复、稳步有序开展退耕还林还草、节俭务实推进城乡绿化、巩固提升绿化质量和成效、创新开展监测评价。2023年6月11日,山东省人民政府和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联合印发了《山东省科学绿化试点示范省建设实施方案》,提出科学绿化水平明显提高,森林资源管护能力显著增强,政策制度体系逐步健全的建设目标和“三屏、十廊、一区”森林生态建设布局,德州市涉及平原粮食生产生态安全屏障,黄河、大运河、马颊河、徒骇河等生态廊道和城乡科学绿化建设区等建设内容。

  德州作为山东“北大门”和京津“南大门”,京津冀协同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两大国家战略在德州交会,黄河、大运河两大国家文化公园在德州联接,省会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省级天衢新区等省级战略机遇在德州叠加。作为山东省生态安全的屏障,德州市在全域开展科学绿化工作,是对习生态文明思想的践行,是平原地区探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现路径的具体丰富,对建设生态德州具有重要意义。

  二、《规划》的编制过程。我市自2022年开始编制《德州市全域科学绿化总体规划(2023—2027年)》。编制过程中,技术团队认真学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城市绿化条例》《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科学绿化的指导意见》《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生态保护修复司关于启动科学绿化试点示范省(区、市)建设的函》等法律法规和文件,坚持问题导向,在深入调研摸底、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完成了规划编制工作。2024年1月17日,德州市国土空间规划委员会原则同意该规划。

  三、《规划》期限及主要预期。《规划》期限为2023年—2027年。规划到2027年,德州市新增造林面积5391.28公顷,提质13700.52公顷。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3%,镇村绿化覆盖率≥30%,河流绿化率≥85%,道路绿化率≥90%,农田林网化率≥92%,古树名木保护率100%,森林火灾受害率≤0.80‰,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2.38‰,切实提高森林经营水平和林地生产力,推动森林资源培育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实现林业生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带动林农致富增收。

  四、《规划》的主要内容。《规划》由规划背景、基础条件分析、总体思路、规划衔接与总体布局、规划内容、投资估算与效益分析、保障措施七部分构成。其中规划内容是重点,主要包括科学扩绿增绿、绿化成效提升、重点工程项目、林草资源科学利用和林草资源管护共五个方面,科学解决“在哪造”“造什么”“怎么造”“怎么管”等问题。

  1、科学扩绿增绿,顾名思义就是新增造林,包括城区、镇村、河流、道路、农田防护林等绿化建设,为市民打造更多生态游憩空间。

  2、绿化成效提升,即为提高森林质量进行的森林抚育、低质低效林改造、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四源”绿化示范等建设,构建稳定健康,优质高效可持续发展的森林生态系统。

  3、重点工程项目包括德州市黄河下游滩区(山东段)土地综合整治(造林绿化)项目、德城区2023年珍稀林木培育项目、黄河大运河连通生态廊道建设项目、德州市美国白蛾为主的林业有害生物防控能力提升项目、国家储备林项目和林木种苗工程项目等已经或计划实施的项目。

  4、林草资源科学利用,包括林下经济、林产品加工、生态旅游等,促进德州林业产业的发展。

  5、林草资源管护包括古树名木保护、森林草原防火、科学绿化监测评价、林业科技支撑、森林资源管理,保障德州林草资源安全。

  记者问答:规划的生命在于实施见效,完成编制工作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请问如何确保规划顺利实施?

  感谢这位记者的提问。围绕《规划》的落地实施,我们重点在以下几方面强化保障:

  一是组织保障。成立“德州市全域科学绿化领导小组”,并设立“科学绿化办公室”,负责组织推动和统筹协调,及时调度进展情况,组织科学绿化义务植树,将其作为扎实推进科学绿化行动和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抓手,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二是制度保障。全面建立林长制,创新平原地区造林护林用林建设机制,探索“国企参与、政府流转”模式;建立科学绿化会议制度,建立部门联动制度,加强沟通联系,强化组织指导和监督检查;建立投入保障制度,完善公共财政支持生态保护与修复的政策措施;建立巡查检查制度,定期或不定期由“科学绿化办公室”牵头或委托有关负责人组织对科学绿化开展落实情况现场巡查检查;

  三是资金保障。建立健全资金使用规范,明确规定项目资金的使用范围,实行专款专用;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奖励在科学绿化建设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及个人;

  四是科技保障。坚持科教兴林,注重科技创新和科学研究,鼓励科技人员开展新品种、新技术、新工艺的研发和攻关;加强与高校以及省、市科研院所合作,开展技术咨询及交流培训、科技宣传和送科技下乡活动;加强国际合作和交流,邀请专家前来指导并积极参加国内外交流活动;

  五是苗木保障。在现有苗木花卉基地基础上,进一步优化产品结构,积极引进和培育苗木品种,引导苗木生产向“新、优、特”发展,保障苗木资源。

  六是宣传保障。定期举办有关科学绿化的科普宣教活动,加大绿化工程的宣传力度;市、县主要新闻媒体将绿化宣传工作纳入公益宣传范围,开辟宣传专栏,并将科学绿化建设与德州市当地文化节庆活动相结合。

  感谢这位记者的提问。《规划》充分衔接《全国国土绿化规划纲要(2022—2030年)》《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总体规划(2021-2035年)》《山东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山东省科学绿化试点示范省建设实施方案》《德州市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等,尊重德州自然地理格局,将林田水湿等自然生态资源作为生命共同体加以珍惜和保护,统筹森林、河流、湿地等各类生态空间,做出了“四源八廊多片、十城百镇千村”的市域科学绿化生态空间格局的总体设计。

  “四源”,即以山东黄河故道国家森林公园、山东黄河水乡国家湿地公园、中心城区三河生态源地、乐陵北部鲁冀边界生态林等陆地景观生态系统高质量建设为示范带动,建立并完善自然保护地体系,继续加大森林资源管护和林分优化美化力度,切实保护生物多样性。

  “八廊”,即充分利用水工建筑用地可造林空间,重点抓好漳卫新河-大运河、马颊河、德惠新河、徒骇河、黄河、南水北调干渠、引黄干渠(两条)“八廊”绿色生态廊道建设,加强主要河流沿岸绿化、重要水源地环湖绿化。

  “多片”,即利用现有的百亩、千亩以上的片林绿化空间,以陵城区国有小王庄林场等5处国有林场和山东黄河故道国家森林公园等14处自然公园为重点,打造重要生态空间的保护管理能力和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发展开云中国网站林下经济,打造集经济、生态和旅游康养于一体的市域多片的生态空间。

  “十城”,即结合生态园林城市创建工作,在中心城区及9个县市的城区合理布局绿楔、绿环、绿道、绿廊等线形、带状绿地建设,加大城市公园绿地、附属绿地、城市森林建设力度。

  “百镇”,即结合《“十四五”乡村绿化美化行动方案》,以城镇规划为基础,在大约100个镇街驻地开展绿化提升行动,充分利用镇街闲置土地、废弃土地植树绿化,扎实推动镇街道路、镇街中心公园等绿化美化。

  “千村”,即以村庄规划为基础,建设1000余个(1010个)村庄绿化示范试点,充分利用村庄闲置土地、废弃宅基地、废弃土地植树绿化,扎实推动乡村道路、公共空间、农户庭院等绿化美化,突出保护乡村田园、河湖湿地、原生植被,打造微景观、微田园、微环境。

  经过合理规划、坚持实施、着力巩固,全面提升德州的森林面积和森林质量,在全市范围内形成以道路、水系、农田防护林为主要脉络的森林生态网络,串联城区、乡镇、村庄、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等重要组团,形成森林生态稳定、林业产业发达、森林保护得力、森林服务有效的良好局面,打造“路水绿成廊、农田绿成网、城镇绿成荫、村庄绿成林、绿满德州、生态美市”的生态愿景。

  记者提问:与丘陵、山地相比,在德州这种平原地区开展科学绿化工作,有什么特别之处?

  感谢这位记者的提问。与丘陵、山地相比,平原地区的绿化工作确实有我们的特色。这些特别之处在《规划》中也有相应的体现。

  一是坚持问题导向。德州市地处黄河冲积平原,存在林地可造林空间较为有限、经营树种单一、森林资源分布碎片化、森林资源管护压力大等问题。针对这一现状,《规划》提出科学挖掘水工建筑用地等可造林空间,营造多树种、健康、稳定、优质、高效的森林生态系统,增强森林资源连续性,优化森林布局,落实各级林长责任,加强林草资源管护等措施进行对策应对。

  二是拓展城镇村的绿化空间。结合《德州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德州市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实施方案》,我们创新应用垂直绿化、屋顶绿化等形式,见缝插绿、拆墙透绿,充分利用村庄闲置土地、废弃宅基地、废弃土地植树绿化,建设城市森林。

  三是重点挖掘河流两岸可绿化空间,通过空间置换建设沿河生态廊道。结合《德州市国土空间规划》《德州现代水网建设规划》,沿漳卫新河、大运河、马颊河、德惠新河、徒骇河、黄河6条骨干河道和引黄干渠(2条)建设生态廊道,全面推进德州市域河流两岸绿化建设。根据2023年7月份召开的中央财经工作会议关于“改革完善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将各类对耕地的占用统一纳入占补平衡管理,坚持以补定占”要求,在保证粮食安全生产的基础上,对全市森林资源进行合理布局调整。将市域8条重要河流两侧50米范围内的一般耕地调出开展绿化造林;将河流两侧辐射10千米范围内的零星碎片化分布于耕地范围内的、林分结构不合理质量不高的林地调整作为耕地补充来源,实行占一补一。

  四是科学开展农田防护林建设。以《高标准农田林网建设技术规程》《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自然资源部 农业农村部关于加强农田防护林建设管理工作的通知》为依据,充分利用农村道路、沟渠、田坎等现有空间新建和改造农田防护林,营造多林种、多树种、多功能、高效益的农田防护林示范区域。根据《山东省德州市整市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试点实施方案》,结合田间道路建设,林带设置宜与田块布局一致,沿路沟布设,与村庄环境相协调,兼顾生态景观和农机作业要求。农田防护林带植树品种及植树布置按照《农田防护林工程设计规范》实施。

  五是着眼全域、优化布局。以“四源”绿化示范,带动“多片”综合发展,以生态源地、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生态林场等功能稳定、相对集中的重要生态斑块为示范带动,通过森林抚育和低质低效林改造,努力打造森林康养、生态旅游特色,提升生态产品供给能力,提高森林生态系统结构完整性,推动全域森林质量提升。

  感谢这位记者的提问。从助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看,德州南部紧邻黄河,是黄河下游重要城市。2021年10月,中央、国务院印发《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规划“建设黄河下游绿色生态走廊”。习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指出,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和重要的经济地带,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区域,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安全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编制并实施《德州市全域科学绿化总体规划》,有助于加快建成黄河下游绿色生态廊道,筑牢黄河流域生态屏障。

  从助力双碳目标的实现看,我们通过科学绿化建设,能有效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带动周边区域河流、道路、镇村等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推动国土绿化由规模速度型向数量质量效益并进型转变,是推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愿景的有效措施之一。

  从粮食安全国之大者看,德州市是国家重要粮食产区,2021年以来,在全国率先整建制开展“吨半粮”生产能力建设,大力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探索构建保障粮食安全长效机制。森林具有蓄水保土、调节气候、改善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和提供林产品等多种功能,对多途径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关于加强农田防护林建设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充分利用农村道路、沟渠、田坎等现有空间新建和完善农田防护林”等。我们通过科学绿化,结合高标准农田建设,科学实施农田防护林更新改造,不仅有利于保障粮食生产安全、助力乡村振兴,也为新时期农田防护林建设管理、乡村绿化质量提升提供示范。

  从我市地理条件看,德州市在山东平原地区具有较强代表性,通过编制并实施科学绿化规划,可以解决平原地区森林资源分布不均,林木资源难以长期存续等问题。同时,可以有效缓解林粮争地矛盾,进一步推动平原地区国土绿化林、水、田融合发展,积极构建国土空间生态建设新格局,为华北平原地区拓展国土绿化空间,探索平原地区科学绿化模式和经营管护技术提供有益探索。

  提问环节到此结束。刚才,几位发布人介绍了《德州市全域科学绿化总体规划(2023—2027年)》的总体情况,并就大家关心的问题进行了解答。请各媒体做好宣传报道。如需进一步了解情况,请与市自然资源局联系,电线。